辉煌成就
【辉煌成就】党的建设篇(二)
发布日期: 2024-01-21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辽宁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时期,是深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校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宣传组推出“辉煌成就”专栏,全面展示我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办学育人、改革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局面、取得的新成绩,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在争创一流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党旗引领     奋楫扬帆
 
      一、党建引领作用突出
      学校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领师生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党委获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5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1个、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3个、“全省高校红旗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6个;学校党建工作“六项工程”和“一院一品牌”连续2届获评全省高校党的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构建了“三位一体、一融双高”党建新格局;30位教职工、学生党员获得“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大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6个二级单位党组织和6名党员获评全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党建带动统战群团工作实效得到提升,民主监督、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思政工作扎实推进
       学校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对师生员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引领。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等平台的辐射作用。学校获评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1个项目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重点项目,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2个学院、2个案例、1个基地入选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建设名单;2个案例获全省教育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案例奖;7位教师在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5个教案获省高校思政课精品教案。
 
       三、干部队伍持续优化
       学校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处级、科级领导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不断优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年度考核、试用期考核、日常考核、急难险重工作实践考核相结合,干部考核精准度进一步强化。建立动态年轻干部数据库,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
      学校党委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支持纪委依规依纪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学校纪委围绕“国之大者”,立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做精专项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做优巡察监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纪委内设机构设置,选优配强校院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学校纪委与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办公室合署办公,实现对学校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监察的全覆盖。与大连市纪委监委共建成立大连市监察官学院,认真做好省管高校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建设和政治监督实践路径的课题研究,开展校内第一轮巡察工作,系统性构建“辽宁阳光校园”平台建设体系,推动校园政治生态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