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辽宁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时期,是深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校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宣传组推出“辉煌成就”专栏,全面展示我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办学育人、改革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局面、取得的新成绩,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在争创一流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社会服务提升质效
学校深化校企、校地、校际间合作,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多个政府部门、院校、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甘井子区合作建立辽宁师范大学校友产业园。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作建立辽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质量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被大连市政府列为市校协同重点项目。持续推进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工作。发挥“辽宁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材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平台优势,累计培训30余万人次;立足教育精准扶贫,连续6年实施辽宁省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培训45个县区幼儿教师合计18703人次,捐赠图书、物资等共计23万余元,为我省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先后组建8个校级新型智库,获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高校新型智库4个,省社科联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4个,57项智库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采纳,2023年省部级以上批示或采纳数量创历史新高。
国际交流纵深拓展
学校积极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国际标准,实施中外联合培养,构建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盛本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等20余项,实现了艺术类相关专业在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制申报中零的突破。国际商学院先后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密苏里州立大学与管理学院合作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出国(境)参与学术交流109人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学生420余名。学校获批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稳步增长。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方大学开展汉语国际教育2+2联合培养项目,这是与中亚国家签署的首个中文联合培养项目。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运行良好。
文化建设涵育特色
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大学精神和“一训三风”为主要内容,赓续红色基因,构建大学文化,形成体现教师教育鲜明特色的具有辽师独特品格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大力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改建校史馆、完成校史第三卷编撰,举行建校70 周年“云校庆”。系统实施校园导视、校园微景观、文化教室、文化走廊等校园环境文化工程。不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开通学习强国号、北国号、官微、官博、抖音等网络媒体,充分发挥网络积极功能,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获评第三届“辽宁省文明校园”。